不容易的农历春节

碎碎念

这真的是一个不容易的农历春节,「新冠肺炎」的肆虐,横扫整个中国大陆。

时间回到 2019 年 11 月,我和孙小姐计划着过年行程,行程一回孙小姐江西老家过年,也带着小 A 回去见一见许久未见的外公外婆。 行程二计划过完年后,再从江西出发哈尔滨,带着小 A 去看雪,感受下滑雪的乐趣。行程定下来后,机票、门票、哈尔滨地接导游服务等都一并预定了,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。

2019 年 12 月下旬,开始在微博上刷到一些关于「武汉肺炎」的零星讨论,「不以为然」这是当时我这样一个普通人的第一感觉。可能,湖北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也是这样,没有第一时间准确判断、准确控制,才导致疫情扩散。还记得看到一则新闻:2019 年 12 月 31 日,第一财经记者去实地探访「华南海鲜市场」,这个据说是「不明肺炎」发源地的地方,大部分商户都正常营业,也没有听说过「不明肺炎」,更不知道需要戴口罩。

2020 年 1 月,开始看着地图一个一个的染红,身边的人都没有太过于重视,自己也差不多,不紧不慢的买口罩备用,当时只买了 20 个口罩,心想着疫情应该在年前可以大致控制住,不会需要太多口罩,现在看,的确是失策。我想,这也和当时武汉官方发布的「未发现明显人传人、完全在控制之中」的通告有关。

2020 年 1 月 23 号,最后一天上班,农历春节就要到了,此刻我们的行程依旧没有改变。却没想到今天的武汉开始封城,一早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,吃惊到下巴掉下来,完全无法想象这是严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作出“封城”举措,这可是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。如果生活在武汉,看到这样新闻一定很恐慌,也一定想赶快逃离这个城市:感染人数之多、医疗资源缺乏、人心惶惶、信息混杂,这和地狱有什么分别。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一组数字:封城令生效前,约有 500 万人离开武汉。

2020 年 1 月 24 日年三十,一早,还是按计划出发了,前一天预约了滴滴,到达美兰机场,此时的人还是很多,不过大家都戴着口罩,不敢有一丝松懈。为此买了免洗杀菌的洗手液,随身携带,随时清洁自己和家人的双手,路上最担心的还是孩子,口罩是成人款的,没买到小孩子专用口罩,只能把成人款口罩尽可能整理得适合小孩子佩戴,但小孩子多少会有抵触心理,不愿意也不习惯佩戴,一路得十分注意。那时的心理感受:身边所有的人都像带了病菌似的,随时保持安全的距离,避免不必要的接触,只想飞机赶紧起飞,到达目的地。

到了老家宅在家里,哪也不敢去,因为很不巧,在回来前的 1 月 23 日,看到新闻,老家出现了第一例肺炎,到 1 月 24 号,已经确诊 3 例,隔离观察几十至上百人。每天能做的只有频繁刷新闻,境内境外,只想知道更多真实的信息。这个时候,政府也出台了机票、火车票等免费退改措施,当下赶紧把年前购买的初四出发到哈尔滨的机票和旅游产品退了,计划了许久而不能出发,心里多少有点遗憾。后来考虑到疫情的严重性,把返程的机票也改签提前,不敢在外做任何逗留。

2020 年 1 月 27 日,上午 7 点左右,被孙小姐急急忙忙叫醒:“科比去世了“。“怎么可能,这一定是个假新闻吧!”,当时甚至认为她在开玩笑,第一时间完全不相信,赶紧打开新闻,没想到,真的没想到,心里一沉,难过的感觉瞬间侵袭全身,2020 怎么这么难,真的就像网友所说:“没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,却在凌晨四点收到了科比的死讯”,“这是我 20 多年经历过的最离谱的春节”、“2020 年的打开方式不对,能重启一次吗”、“世上再无黑曼巴”。2020 究竟是怎么了?感恩生活在看你打球的时代,谢谢你来过!

2020 年 1 月 28 日,急急忙忙,坐上了回程的飞机,这一天的人很少,路上的我们或许和大家一样担心,身边会不会存在病毒携带者。几乎一刻不敢松懈,整个人的状态都在最低点。回到了海口家里,开始自我隔离,一个月不出门,吃喝完全网络预定。唯一一个值得庆幸的事,应该是在家里的抽屉里发现了母亲早前买的 20 几个口罩吧。这个疫情带走太多生命,让人认识,家人的健康平安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。

2 月结束了,阳光也出来了,疫情希望也快点结束了吧。